体育明星

游泳深1度丨从200米到1500米,“铁人”李冰洁背后的艰苦训练难以想象

游泳深1度丨从200米到1500米,“铁人”李冰洁背后的艰苦训练难以想象

新加坡世锦赛中国游泳队的李冰洁,共报了4项,包括200自、400自、800自、1500自,再加上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,还真是称为“铁人”一点都不过分。报项从200米一直兼顾到1500米,跨度如此之大,其实背后训练上的残酷才更可怕。

上场 | 李冰洁打破亚洲纪录,成为首位游进4分钟大关的亚洲女选手

一、相比长距离,最难拿捏的是200米自由泳

200米,被广泛认为是游泳项目中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,完美地卡在了一个“痛苦区”,即要求极高的速度能力,又要有出色的耐力,同时对技术、节奏和战术策略的要求都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。它不像50或100米这样的短距离项目更侧重爆发力,也不像800和1500米这样的长距离更多地依赖节奏和耐力,无氧和有氧的结合点是个关键,前50米冲一冲,第2个50米保持速度,而第3个50米时,乳酸开始积累,这时候即要保持速度,又要抵抗疲劳,是最折磨人的游程,这时也是技术开始出现细微变化的关键点。

更重要的是,200米有3个转身,其中任何一次处理不好,都会影响比赛成绩,而这在长距离项目中却并不明显,可以通过途中游的优势找补回来。

体力分配和节奏策略方面,每个50米要怎么游,怎么保存体力最后冲,这需要非常多的大赛经验。比起短距离的全力冲刺和长距离的稳定配速,200米的策略更为复杂,技术容错率极低,也更考验有氧和无氧的混合供能,对心肺要求更高。

二、训练上的差异

游泳深1度丨从200米到1500米,“铁人”李冰洁背后的艰苦训练难以想象

200米主要依赖无氧糖酵解系统,强调爆发力和速度耐力。平时的训练中会加入更多高强度间歇训练,并注重耐乳酸能力,以应对比赛后半程的疲劳。

400米介于无氧和有氧之间,李冰洁在400米自由泳中调整战术是她能反超莱德基的关键,前半程提高游速,减少与顶尖选手的差距,后程再依靠耐乳酸能力冲刺,这也是她增加了长距离训练的优势。

800米、1500米依赖有氧耐力更多,平时的训练重点在于持续稳定的划频和体能分配,同时加强水下划水技术效率的优化,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效游泳,以减少能量损耗,将最佳配速持续保持到最后。

BB视讯官网

1、针对长距离游泳的有氧训练

可提升氧气的摄取量,能更好地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,包括:间歇游训练、低强度长距离训练、无氧阈训练、最大摄氧量训练。

2、针对短距离的无氧训练

无氧训练指在肌肉“缺氧”的状态下进行剧烈的运动负荷强度高、瞬间性强。包括:耐乳酸训练、乳酸峰值训练、磷酸原训练

(速度/爆发力训练)

3、针对200及400“最难项目”残酷的混合供能训练

在接近无氧极限的强度下,调动有氧能力来支撑,身体要经受着无氧代谢的剧烈冲击和有氧系统的极限考验。这种在乳酸“火海”中维持调整的能力才是最核心的挑战训练内容,而李冰洁却要反复进行这些多样化的训练,以保证对各种距离的比赛项目中,对乳酸阈值配速的精准把控,对速度的细微变化的感知和调整能力要求更高。

不仅要专注于长距离有氧,还要把重心放在提升速度上,这对她的200自和400自其实反而更有利,只是这样的艰苦训练与其他常规项目选手大有不同,更累,更难,更多极限这就是多线、多项目、大跨度发展的必经之路。

23岁的李冰洁,看上去瘦弱,体内却蕴含着巨大的潜能,不仅有着稳定的情绪,而且她有着清晰的目标,正如她在采访中说的,”莱德基已经29了,她都能一直在游(这里指的是一直在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),我也可以“

  1. 汪顺、陈芋汐等强势晋级 世界泳联世锦赛中国队金牌数领跑 汪顺、陈芋汐等强势晋级 世界泳联世锦赛中国队金牌数领跑

    多枚奖牌入账!中国队以12金7银4铜领跑世界泳联世锦赛奖牌榜。今日赛事有哪些精彩亮点?明日又有哪些对决值得期待?速览赛事看点。 🌊   今日比赛 中国队再获多枚奖牌   中国队获得男女4x100米混合泳接力银牌 男女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,由徐嘉余、覃海洋...

  1. 特朗普要美国两支职业球队改名 特朗普要美国两支职业球队改名

     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在社交媒体发文,要求美国两支职业体育俱乐部球队改名,恢复被认为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队名。  特朗普在他自己创建的社交媒体平台“真实社交”发文,敦促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(NFL)的华盛顿指挥官队“立即”把“荒谬的”现队名改回为华盛顿红皮队,要求美国职业棒球大...